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促进人口疏散基地提质升级,成都市国动办积极探索基地建设新模式,既为战时疏散、应急安置等主责工作打实基础,又主动融入当地乡村振兴事业,兼容战备发展,汇聚平战合力,充分发挥基地使用效能。
一是应敌备战,打造战时堡垒。聚焦战时防空客观需求,编制出台《成都市人口疏散基地建设规划》,以便于掩蔽、防护、生存等为原则,全市统筹规划人口疏散基地建设点位232个,已建成32个,可在战时接收安置人口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未雨绸缪,构筑应急屏障。建成的人口疏散基地均已纳入全市应急管理体系,各疏散基地物资储备充足,设有预警报知、宣传教育、标识标牌、应急物资仓库等设施14个,可在发生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时作为应急避难场所,最大限度发挥“平时防灾”使用效能。
三是融合城乡,搭建沟通桥梁。主动融入乡村振兴,采取主城区与周边郊区对口疏散模式,在简阳、崇州等5地设立人口预定疏散区域,配备发电机、水井等设施96个,促进当地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建立疏散户与接收安置户帮扶结对,组织人口疏散演练16次,以演练促消费,拉动乡村旅游内需,助力“第二故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