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宣传
人防风采

李绍新:平凡坚守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发布时间: 2020-12-15 作者: 来源: 点击: 次 字体:【

    李绍新,男, 1972年2月出生,199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15年10月,李绍新被四川省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选派至峨边彝族自治县新场乡长虹村任第一书记,属省直机关第一批驻村干部。在担任长虹村第一书记的两年时间里,李绍新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在各项工作中坚持以身作则,用真情打动百姓,全心全意抓党建、办实事、攻脱贫、促和谐,积极成立村合作社,建立蔬菜大棚基地、原生态跑山鸡养殖场等产业项目,高效益发展村集体经济,长虹村到2017年高标准实现了省定脱贫。李绍新在2017年被峨边县委组织部评为优秀第一书记。
                                                                                走村串户 绘制美好蓝图 

  根据中央、省委省政府和省人防办关于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李绍新同志主动请缨,要求参与此项任务,经省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报上级机关批准,被选派到峨边县新场乡长虹村担任“第一书记”。下派时,他的爱人正处于哺乳期,襁褓中的孩子出生不到三个月。已到不惑之年的他内心忐忑,虽极度不舍,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个人无条件服从组织需要”是他入党二十多年来长期坚持的人生信条。面对陌生的农村工作,开始时他不知道从何入手。于是,他认真看完了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从剧情中学习、探索、思考。在爱人的鼓励支持下,背上行囊走进长虹村,开始了他的扶贫之路。然而,刚上任的他就被村民们泼了一盆“冷水”:“城里来的人吃不了苦”,“不了解农村也不懂农业”,“就是下来走走过场”。他默默不语,扎根在村里,主动联系驻村工作组人员和村“两委”,白天走村访户,晚上写扶贫工作日记,整理贫困户档案。他历时几个月深入调研,终于摸清了“家底”,找准了“贫根”。 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及村干部的大力支持下,结合长虹村实际情况,共同编制了切实可行的《长虹村精准帮扶工作总体规划》《长虹村脱贫奔康规划》和分年实施计划,并亲手绘制了“作战地图”,地图上详细标注了村民每家每户的地理位置,都是他用脚步丈量过的土地,励志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了十足的准备。
                                                                               爬坡上坎 共建基础设施
  要致富,先修路。要在2020年实现小康,拓宽硬化村组道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李绍新同志和村两委一起积极协调峨边县相关部门和驻村帮扶单位省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的资金支持,硬化加宽长虹村一组入户路2.6公里,修建二组沟渠320米。为了改善交通条件,绝大多数村民非常支持,但个别村民存在抵触情绪,对如何投工投劳有分歧,还有其特殊不合理要求等等。李绍新利用晚上村民在家的机会,多次上门夜访,常常协调到深夜才返回住处,最终完成了村民思想沟通工作,树木自移、土地自调、矛盾自消“三自”问题得到了解决。
  在道路勘测过程中,李绍新同志同村组干部一起撸起袖子,扛起工具,穿山林、爬坡地、走崎岖、踩泥泞,对道路进行测量、规划。道路施工过程中,他每天到现场,和大家一起夯基础、平地基、搬石头。为节约时间,他和大家一起在工地上吃盒饭,挤破手上磨出的血泡,贴上创口贴继续干。村民们口中常念的一句话是:“李书记做活路和我们农民一样硬。”他引领大家共同努力奋斗,长虹村实现了道路内联外通,达到村、组、户互联互通,产业道路直通田间地头,改善了种植、销售运输条件和长虹村的环境条件。
                                                                             志智双扶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如何转变贫困户的“等、靠、要”思想,古语说:“志不强不达”,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必须实施“志智双扶”,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才能激发活力,形成合力。李绍新同志与村两委确定了“扶贫+扶志+扶智”的工作思路,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志智双扶,凝聚脱贫攻坚最大合力。
  2016年7月,开展了长虹村与省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的支部联建,充分发挥联建优势,在全村开展党员1+2示范工程,组织信保中心支部党员干部到长虹村开展“扶贫政策宣传”、“党员示范园地”、“主题党日活动”、“移风易俗”、“上党课”、“走基层送温暖”等系列活动。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量体裁衣,开办“农民夜校”,开设种植养殖、加工、烹饪等技能培训课程,培训效果良好,村民们积极学习,拥有了生产技能,大大提高了贫困户脱贫的信心,贫困户参学率达100%。
                                                                      产业融合 多业态发展促村民产业奔小康
  长虹村隶属于新场乡,地处峨边彝族自治县北大门,距峨边县城7公里。幅员面积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00米。全村总土地面积1250亩,林地340亩。经济来源以外出务工和种植蔬菜为主。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共有322户1302人。
  长虹村60年代为峨边县的蔬菜村,向全县供应蔬菜,后因劳动力大量外流,峨边县集贸市场管理不规范,自身发展观念不足等原因导致昔日蔬菜村日渐没落。为加强长虹村可持续发展、解决村集体经济为零的问题,李绍新同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研究,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户长会、村民一事一议会,决定利用长虹村离县城近、交通便利等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修建蔬菜大棚和跑山鸡养殖场,依托蔬菜大棚和跑山鸡养殖场成立长虹村繁鑫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其中村集体经济占15%)。全村有103户村民入股,其中6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合作社,通过“资金变股金、贫困户变股东”的方式,利用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来提高蔬菜产量和收益,以养殖品质好价格高的原生态跑山鸡来实现村集体经济及村民的增产增收。
  有了思路和规划,摆在面前的是资金协调和土地流转等众多问题。李绍新同志作为驻村帮扶第一书记,首当其冲,勇担责任,主动牵头和村两委一起白天跑各部门协调资金来源,晚上走访村民入户调研,协商土地流转问题。通过不懈努力,最终筹集资金共计105万元,其中帮扶单位省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出资35万元用于修建蔬菜大棚,峨边县农业局、扶贫移民局共出资70万元修建原生态跑山鸡养殖场。协调流转土地8.12亩,涉及22家农户。这些成绩是他经过反复上门做工作才最终得以落实。
  李绍新同志一心扑在了扶贫工作中,为了控制大棚修建成本、有效节约资金,四处考察比选蔬菜大棚修建厂家,甚至利用周末、节假日回成都探亲时间,带着爱人和不满周岁的小孩,跑遍成都市周边的青白江、金堂、龙泉、新津、双流等地进行考察。2016年7、8月份,正是炎热夏季,他几乎每个周末都在加班,忙到顾不上吃口热饭,晚上继续抽时间整理脱贫攻坚各类报表、资料,工作到深夜凌晨是常有的事。工作最紧张的时候,整整两个月时间没有陪伴过家人、照顾过孩子。
  可就在这期间,云南老家的父亲已经住院半月,家人因担心他工作压力大,且路途遥远,未曾及时告知,直到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家人才打电话告知了父亲的真实情况。当他通过手机视频看到父亲面黄肌瘦奄奄一息躺在病床上,顿时泪流满面,恨不得立即飞奔至父亲身旁,可当时正好遇上省、市两级组织部门到峨边县检查“五个一”帮扶情况,且两个项目建设处于入场动工关键阶段,他只好强忍对父亲的愧疚和内心的伤痛,继续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待检查过关后,才向乡党委书记请假回家看望病危的老父亲。“爸!儿子不孝,回来晚了!”他双膝跪地拉着父亲的手声泪俱下,心如刀割,已经无法言语的老父亲听到了孩子的呼唤,眼角流下了最后一滴不舍的泪,他没有来得及听到父亲对他最后的嘱咐。
  处理完父亲的后事,李绍新同志又匆忙赶回村,化悲伤为力量,继续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2017年初,11个蔬菜大棚和跑山鸡养殖场正式投产,在年底实现分红,集体经济收入1.47万元,实现了长虹村集体经济零的突破。通过合作社辐射效应,引导带动全村种植高山错季蔬菜,实现“土地流转有收益、田间劳务作业有报酬、合作社创收有分红”。截止2019年,长虹村集体经济积累达到16.3万元。
  驻村两年期间,李绍新同志一直兢兢业业,信守承诺,为尽早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他舍小家为大家,不怕苦不畏难,心系群众,甘于奉献,真抓实干当先锋,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工作,用行动赢得了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称赞。





打印】 【关闭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省国动办

网站标识码:5100000022

Copyright © 2013 www.scrf.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省人民政府国防动员办公室版权所有 收藏本站 | 蜀ICP备19002708号 |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