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建设
灾害自救

第一次网络世界大战何时打响

发布时间: 2012-11-07 作者: 来源:四川省人防办 点击: 次 字体:【

 

   网络空间里的战争,已经远远超出“把××官方网站黑掉”的层次,而发展为通过互联网摧毁敌国电力、金融、作战指挥等关键系统的战争力量。早在2007年,美国就成立了成建制的网络战部队,而俄罗斯,更对格鲁吉亚发动了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网络战争。
   每一次敲击键盘,就等于枪击一发子弹;每一块CPU,就是一架战略轰炸机。据俄新社报道,美国国防部近日出台的一份报告称,世界网络大战已打响,美国成为其他国家主要打击目标,这“其他国家”就包括俄罗斯和中国。
   俄格冲突:第一场网络战
   实际上,2008年8月的俄格冲突中,尽管俄罗斯否认采取了任何网络行动,但网络攻势与传统军事行动的结合,无疑对格鲁吉亚造成了更为沉重的打击,也使各国对网络战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早在冲突开始前,2008年7月20日,一组诡异的信息数据流向了格鲁吉亚政府网站,其携带的信息为“win+love+in+Rusia”。伴随而来的,是短时间内以百万计的访问请求汹涌而来,使得格鲁吉亚政府网站瞬间瘫痪。然而,相比8月8日俄罗斯对格鲁吉亚的大规模网络攻击,7月的这次网络冲突只能算是一次“带妆彩排”。
   随着俄军进入南奥塞梯,格鲁吉亚的网络再次受到大规模攻击。交通、通讯、媒体和银行的网站纷纷遇袭中招,政府网站系统更是全面瘫痪。甚至,在国家银行的网页上,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的照片被和希特勒等20世纪独裁者的照片挂在一起。
   格鲁吉亚几乎无法向外界有效发声,无奈之下,格鲁吉亚的外交部新闻只好发布在Google下的一个公共博客页面上;此外,萨卡什维利还无奈向波兰总统卡钦斯基求助,将新闻也发布在卡钦斯基的网页上。
   美国:从“网络战士”到“网军”
   2009年2月9日,奥巴马要求对美国的网络安全状况展开为期60天的全面评估。从2008年年末起,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华府着名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以及美国国防部,都陆续推出了关于应对网络战、强化信息安全的研究报告。
   尽管美方的网络安全报告一再强调俄罗斯黑客的强大和中国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但当英特尔、微软、思科等网络巨头频频以跨国公司的面目出现时,人们几乎忘记了它们身上的美国烙印。美国信息安全系统“官民结合”的发展方式,使得一旦网络战爆发,美国政府将随时可以调用强大到可怕的IT巨头力量。
   美国甚至已经提出“网络威慑”的概念,独家垄断“信息霸权”的格局已经形成。
   1995年,美军就有16名“第一代网络战士”从美国国防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诞生,他们肩负的使命,正是在网络空间与敌人展开全面信息对抗。
   2002年,布什政府抽调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等核心机构,甚至盟国的顶级电脑天才,秘密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网络黑客部队——网络战联合功能构成司令部(简称JFCCNW)。
   2007年,JFCCNW正式进入美军作战序列,“网军”正式作为独立兵种应运而生。与此同时,“海军计算机应急反应分队”,空军负责网络进攻的“第8航空队”等部队也全面组建,几乎所有的兵种都已经配备网络作战部门。
   事实上,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已经将网络战威胁等同于核武器和生物武器对美国的威胁。2010年,美国将联合15国,展开规模空前的“网络风暴III”演习。同时,日本、法国、德国、印度等国家,甚至台湾地区,都已经把网络战的部队建制化、编制化。可以说,网络战的备战还是一场“隐蔽的斗争”。

   美国着名智库兰德公司已经提出“战略战”概念,即战争的顶级模式,其后果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工业时代的“战略战”是核战争,而信息时代的“战略战”就是网络战。

打印】 【关闭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省国动办

网站标识码:5100000022

Copyright © 2013 www.scrf.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省人民政府国防动员办公室版权所有 收藏本站 | 蜀ICP备1900270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