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信息

把脉问诊 开具良方中江县继光镇团碑村精准扶贫工作现状及对策

发布时间: 2017-07-07 作者:邓科 来源:四川省人防办 点击: 次 字体:【

中江县继光镇团碑村紧邻国际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的故居,位于中江县继光镇东南面,东依通山乡、南连广富镇、西靠长乐村、北邻继光村,距县城55公里,离继光镇12.5公里。

一、存在问题

通过半个多月的实践调研,发现制约团碑村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一)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团碑村因地处偏远,地理自然条件较差,人多地少,经济发展落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一是基层组织力量薄弱。具体表现为:村“两委”干部仅4人,人少事多现象较为突出;外出务工党员较多,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部分党员、干部工作被动、疲于应付,缺乏主动创业的闯劲。二是村民素质相对偏低。部分村民仍存有“等、靠、要”思想,不想、不愿参保,自我脱贫意识不强,认为党和政府给钱给物,可以坐闲视之,依赖思想严重;青壮劳力人员文化水平低,没有专业技术职称,收入相对较低;留村人员90%是老幼病残,基本上还维持着传统农业的耕作和管理模式,生产方式落后,发展特色产业就变得难上加难。三是土地资源利用不好。由于劳动力外出较多,留村劳动力不足,存在土地撂荒现象;因地理原因,土地没有充分利用开发,造成边余角土地浪费,百余亩坡地依势就种,产量极低,综合利用开发不够好。

(二)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团碑村因历史欠账,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一是道路交通状况不好。村内道路多为山路,道路崎岖、道安设施较少,通行极为不便;继广路是全村主要通道,也是唯一一条对外出行的生命线,绝大部分是依山而建、路面狭窄、坡度较大,一旦发生自然地质灾害,生命通道极为脆弱;全村仍有15.5公里村组道路没有硬化,下雨道路泥泞、坑洼不平,出行极为不便。二是农用水利设施落后。大部分农田水利设施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年久失修,后天失调,农田水利工程老化严重;现有水利设施普遍存在着标准不高,配套不全的问题,落后的灌溉设施设备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农业生产,服务农业和抗灾方面的能力也大幅度减退;3公里过境公路沿线山丘没有一处蓄水池、储水窖,蓄水设施极度匮乏。三是公共服务水平不高。村两委办公室桌椅、电脑等设施陈旧,办公条件较为简陋;党员活动中心软件设施较少,缺乏多种形式的活动用品;村卫生室还未达标,村医也是由上级下派,医疗保障服务跟不上。

(三)产业增收效益不佳

村民生产方式传统、手段落后、产业单一,产业增收效益不明显。一是特色产业不精。在现有特色产业“三红”(即:红高粱、红海椒、红鸡公)上缺乏深加工增值、缺少品牌效应带动,同时宣传、营销等手段跟不上,销售仍以初产品为主,产品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价格低。二是产业规模较小。大部分家庭都是祖孙留守在家,主要是满足生活上的自给自足,主动发展种养殖大户的不多,在为数不多从事特色产业的农户中,各谋出路,导致产业发展规模较小。三是产业缺乏服务。因地处偏远,产业特色不够突出,规模不大,缺乏相应的产业技术服务。

二、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实际,就团碑村以后发展方向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强基固本,强村富民

一是全面改善交通出行。积极争取和协调有关部门,打通一条长2.3公里、宽4.5米(争取7米)的团碑村至罗桂路的对外通道,打通后村与县、镇距离缩短近5公里;多措并举,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15.5公里的村组道路硬化,全面改善交通条件,实现畅通出行。二是大力提升水利设施。主动向农业、水务、扶贫等部门申请专项资金,对新建拦河堰项目,进行配套建设提灌站和灌溉、蓄水系统工程,解决全村生产用水问题,保证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三是深入开展新村建设。通过帮扶单位和各方力量,在新建拦河堰堤坝上安装10盏太阳能路灯、坡坎处进行绿化;利用村集体资金,对村两委办公场所和卫生室进行提档升级达标;结合帮扶单位“假日走基层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对过境公路沿线进行环境综合治理;通过广播、坝坝会、文化墙、文化广场形式,深入开展“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宣讲活动,引导群众自觉形成健康乡村好风尚。

(二)整合资源,发展产业

一是科学合理开发土地。积极主动向国土部门争取土地整理指标,科学规划整理边余角荒地、坡地,计划新增耕地100亩、坡地80亩。二是深度打造特色产业。在已有合作社的基础上,新成立藤椒合作社,试种20亩,同时,优先把贫困群众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因势利导壮大合作社规模,力争种植红海椒150亩、红高粱200亩以上;积极与帮扶单位共同筹措资金,建设酿酒厂,打造“继光红”品牌白酒,提升产品附加值。三是借力发展乡村旅游。借助“黄继光故居”、继光水库和通山乡“花溪地”等旅游项目优势,计划引进中江籍企业家回乡投资,开发环保节能七彩灯旅游项目,合力打造独具一格的“日游故居玩山水、夜观彩灯宿团碑”的红色乡村旅游品牌;鼓励外出成功人士回乡发展农家乐,依托建成的拦河堰所形成的人工湖,科学管理开发渔业养殖和游钓项目,带动本地人员就业增收,切实助力脱贫,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三)政策兜底,精准脱贫

一是有效改善人居环境。对人居住环境条件恶劣的无房或危房贫困人口,实施新建和易地搬迁安置。因房致贫的,采取政府补贴、帮建和银行免息贷款等方式,解决贫困人员建房问题,切实让群众住上好房子。二是广泛开展智技扶贫。借鉴援藏、援彝成功经验,对贫困人员开展智技扶贫,提升文化和技能素质,清扫贫困根源。因学致贫的,可采用藏区“9+3”教育模式,通过申请国家助学金、减免学费或补助生活费得到资助;缺乏技术技能的,可依托“农民夜校”组织开展种养殖技术培训和就业技术培训。三是用好政策共享福利。加大政策宣传,做到应保尽保,确实无力参保的,建议实行政府兜底。因病致贫的,争取纳入大病救助和慢性病补助,对完全没有劳动力和收入来源的困难户,以及13名五保户,及时纳入低保救助或五保供养,避免出现返贫,切实让村民共享政策福利。

(与村干部讨论扶贫工作)

(与党员代表座谈)

(回访脱贫户)

(走访低保户)

(走访建房户)

(了解生产情况)

(了解新建拦河堰建设与承包情况)

(打捞漂浮物)

(投放鱼苗)

(硬化道路)

打印】 【关闭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省国动办

网站标识码:5100000022

Copyright © 2013 www.scrf.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省人民政府国防动员办公室版权所有 收藏本站 | 蜀ICP备19002708号 |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